一如原先得到的消息,Colonization的介面、操作和文明非常相似,和文明的不同点主要在於:
①经济来源:文明采用税收的方式,殖民则采用货物买卖的方式。因此,您不但必须生产粮食,也要生产经济作物。
②档修限制:文明主要是以科技来限制档修,殖民则以历史人物代替科技发展,每个历史人物相当於一项新科技,用「bell」取代文明中的灯泡,当累积足够的bell以後就会有一位历史人物加入您的阵容中,他会给您带来一些特异功能,例如:让您的建筑能再向上扩建一层、让私掠者的战斗力增加50%等等...一共有五类历史人物,分成政策、宗教、军事、探索和贸易。
③人民职业:文明当中,每一个小人的能力都相同,可以随便放,可是殖民就不同了;殖民中的人口分成数十种不同职业,虽说您可以让不适任的人去担任一项工作,例如让农民去捕鱼,不过专业人才的生产力远胜於其他人。职业一共分成五类(我自己归类的啦!):生产者、加工者、管理者、军事单位和其他职业。
④游戏目的:文明是以移民太空或者统一世界为目标,殖民是以打赢独立战争为目标。也许统一美洲大陆也可以,我还没试过..8(
⑤生产范围: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殖民当中,一个殖民地可以利用的地形只有其周围八格。
一样米养百种人
现在介绍职业:
①生产者:农民、渔民、伐木工、银矿工、矿工、蔗农、烟农、猎人。 ^^^^^^^^^^ 种甘蔗和烟草的..8Q
②加工者:木匠、铁匠、制枪、炼糖、制造雪茄、皮货商。
③管理者:政治家和牧师。
④军事单位:步兵、斥候、龙骑兵。
⑤其他和无技能者:拓荒队、罪犯、奴隶和自由移民。
还有些「不算人」的单位:
①船只:分成好几种,用途都一样,只有速度、战斗能力和载货量差别。初期只能跟欧洲买,有造船场後可自行建造。
②篷车:陆地运输工具,小心不要被敌人逮到。
③火炮:很强的武器,适合守城用(跟文明相反)。
④宝藏:挖到宝藏後,要把宝藏移动到自己的港口运回欧洲卖。
殖民不忘精神食粮
非物质性的产品有二:
①Bell:象徵政府运作情形,功用除上述使历史人物加入外,还可以让人民支持独立(在此声明,本文跟任何政治团体、人物无关)。当一个殖民地中支持独立的人口超过一半时,生产力加一;当该殖民地全部人民支持独立时,生产力加二。如果一个殖民地有超过十个人,生产力会减一,但若有生产足够的Bell则可避免。
②十字架:象徵宗教对人民的影响,当累积足够十字架之後,欧洲会有一个免费的移民出现。
下图是资源、生产、加工的流程:
来自新大陆的倾销
下图是资源、生产、加工的流程:
地形资源 买进 ↓ 生产者↓运输 ↓ ↓←矿产、农作物→→→→→→→→↓ ↓ ↓ ↓ ↓ →→↓加工者 →→殖民地利用 ↓ ↑ ↓ ↑(建筑、开垦、食用、养马、军备) ↓ ↑ 加工产品→→→→→→→→→↑ ↓ ↑ ↓ ↑ 运输 ↓ ←←↓ ↑←←←←←←←←←←←←←←←←←←←←买进 ↓ ↓ →→运输↓Custom House ↓ 售出
得到五点经验值,勇者现在可以转职成魔王
下图是人民职业的关系:
→→→→→→→ 罪犯 ↑ ↓ ↑ 军备、战争↓教育 ↑ ↓ ↑→→→→→→ 奴隶 →→→→→↓ ↑ ↓ ↓ 欧洲移民 ↑ 军备、战争↓教育 ↓ 战争俘虏→→→→ ↓ ↓ 地图上捡到的 ↓→→→→→→ 自由移民 →→→↓ ↓ ↓ ↓ ↓ 军备、战争↓教育 ↓向原住民学习技能 ↓ ↓ ↓ →→→→→→→ 专业技能 ←←←←
专业技能包括生产者、加工者、管理者、军事部队和拓荒队。
相信有文明基础的人,看到这里就应该可以上手了......8) 这里仅把主要观念画成流程图,其他细节部份就请参考Help。
现在谈的属於技巧的部份。纯属我自己的感觉,您有不同看法请尽量提出,大家讨论...8)
基本操作我不打算说明,喜欢SidMeier's招牌的人都应该可以自己找到方法,我再说这些就显得废话了,而且让大家少了些乐趣......8Q
跨出殖民的第一步
第一个殖民地的地点跟文明一样重要,地点选不好,您的国家就在起点上落後给别人一大截。选择一个适当地点,我要再度提醒您,一个殖民地只能利用其周围八格的地形。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靠海」,如果第一个殖民地不靠海,您可就惨了,因为您没办法把货物装到船只上,也就没办法出售货品获得利润。其次要考虑食物,一个平地上的殖民地可以生产四单位粮食,一个在城外地形上从事生产的居民要吃两单位食物,在城内工作的居民要一单位食物,没有指定工作的其他人不耗用食物。您如果能找一条鱼,加上专业渔民,可以提供可观的食物量,足以养活五个人以上,不过要等码头建好之後才能出海捕鱼。
另外还要考虑木材。木材是殖民地建设的基本要件,没有木材就别想有发展。如果您执意要从欧洲进口木材或粮食,您的经济会先被拖垮。
总而言之,第一个殖民地的基本条件如下:
①要靠海边。
②要能提供足够粮食,最好旁边有条鱼。
③附近要有能提供木材的森林。
等一下!还要顾及未来的发展,不要找个小岛就急著按「B」喔...8)
我家门前有小河......亚马逊河......
河流在殖民中的影响远胜过文明,一条河流可以同时带来道路和灌溉两种效果,提升该地形的生产。您如果把殖民的触角沿著河流伸出去,可以省下不少建筑道路的时间、资源。善加利用河流,以河流为干道,另辟支线道路,河流与道路的交界点很重要,这个点放对地方的话,可以缩短移动路径。河流的灌溉效果更能有效增加作物生产。
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十分好用,是我最喜欢的发展地点......8) 我们还需要盖很多建筑,除了捷运......
建筑的方式跟文明类似,差别在於:伐木工先生产木材,然後木匠再将木材加工成象徵建筑成果的「铁」。当铁累积到相当数量时,建筑物就诞生了。除了初期的建筑之外,几乎所有建筑物都需要有一定数量的「工具」配合才能完工。工具的取得方式,早期主要靠从欧洲进口,有矿产型殖民地之後可以自行制造。
各种建筑功能请看Help,我不吵您了...8>最需要注意的是:有一项建筑,名字叫做Magazine,由於常常跟Newspaper放在一起,让我直觉地以为是类似效果的东西,每个殖民地都盖一间;後来发现看不出效果?查了Help以後......天啊!当作是个笑话看看吧......8Q
建筑挑需要的盖。何谓需要?您不会在不产甘蔗的地方盖炼糖厂吧?您不会在不产菸叶的地方盖雪茄工厂吧?这就是了...8)
殖民地的防护建筑一定要盖,别忘了,您的目的是打赢独立战争。遇到来自欧洲的大量镇暴部队,您就知道Fort和Fortress的差别了...8)
有一种很重要的建筑,叫做CustomHouse,自己看著用吧......8) 均衡一下,来一台席德梅尔牌篷车吧!
策略游戏中,很注重「均衡」这两个字。守成和扩张要均衡;收入和支出要均衡;攻击和防御要均衡......殖民当中,最重要的就是物资上的均衡。(均衡≠平衡)
话说甲地盛产木材,仓库堆满了三百吨无法消化;乙地亟需建设,虽然有三个专职木匠,却缺少木材;丙地的名产是海鲜,粮食放到烂都吃不完;丁地在山里面生产银矿,粮食极度缺乏,矿工们要时时兼差在山坡地耕作......这种国家会强盛吗?
一个殖民地只能利用周围八格地形,而且一格地形只能生产一种物资,要建立一个完全自给自足而能妥善发展的殖民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除非所有的特殊资源都挤在一起)。殖民地间必须要靠交流来互取所缺。像文明那样城市各自单打独斗的方式绝对无法在殖民中成功。
解决之道是篷车和TradeRoute(下称TR)。篷车可以由木匠制造,是维持生产线运作的重要动力。用途当然是运输,可以带两格货物(对不起,本列车不能坐人),运到其他殖民地卸下或者进入原住民村落进行交易。
等到您的版图越来越大,篷车也越来越多,您就会开始厌烦了,移动篷车实在是很枯燥的工作。这时候,TR就是您的好帮手。
建立一条TR,选择需要停靠的殖民地和在各殖民地要卸下装上的货物,然後让篷车执行这条TR就搞定了,方法十分简单。可是电脑判断的最快路径跟人脑的判断往往不相同,有时候必须为了电脑的白痴人工智慧另辟一条道路。。8(还有篷车进入城市一定要停下,不能过站不停,所以在必要处得兴建外环道路。这个设定我觉得不好......8(最重要的是:千万要保持TR沿线顺畅,万一有个敌军插进来挡路就......
把所有的甘蔗集中到食物充足、有炼糖工厂的殖民地去,派一群专业炼糖工人去上班,成效自然比在各殖民地用简陋的设备提炼要好。其他如毛皮、棉花、菸叶也是同理可证。(有点像共产主义,不过这是SidMeier搞的,跟我无关,不要打我......8Q)
阿帕契族的勇士们,驾著AH-64反击吧!
美洲大陆上,当然少不了原住民。和原住民的相处之道,就是榨取其剩余价值,然後赶尽杀绝,斩草除根(再度声明,只是谈论游戏而已,千万不要砍我)。
原住民身上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