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B MAD电子月刊小组
游戏天使语:本攻略的原出处是only-game.com,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GB网站,里面的内容比GBGBGB更好,该站的GB月刊更是坚持了一年多,但是该站的人气实在是太低,以致没有人知道,请大家去那里看看,可能会发现一些想要的资料也不一定。
开始游戏:
开始新游戏后首先要选择时期,共有6个时期供大家选择,从"董卓专权"到"姜维遗志",应有尽有;决定时期后要选择使用君主,当然可以单人或多人游戏,以下将以单人游戏方式展开攻略;然后是他国战争(看/不看),选择是否看其他国家之间的战争,为节约时间,一般选择"不看";真实度(通常/假想)影响到在野武将出现的时间与地点,想得到原本不属于本势力的武将(比如曹操收周瑜,刘备收典韦…),则可以试一下"虚构",当然,也许你的得力大将就要另投明主了…如果选择的是比较弱小、武将比较差的君主(如韩馥、孔融、公孙渊等)或者自创君主,建议选择"虚构",或许可以混水摸鱼哦;登录武将(出场/不出场),是选择是否让自创人物出场;难度(通常/上级),要看个人爱好和水平。
指令介绍:
由于《三国志》(GBA)是日文版游戏,一些第一次接触光荣三国志系列的玩家可能对指令感到生疏,下面笔者简要介绍一下各指令的作用。
1、军事:
移动:向临近城市移动武将,可以安全地带走物资。如果移动全部武将则可带走所有物资,若有俘虏可选择是 否带走俘虏,小心俘虏在移动时可能跑掉。
运送:向任意本方城市输送物资,但有可能失落部分或全部,一般让内政高的将领施行比较安全。
战争:向接壤敌城发动战争。
GBA中文游戏大全:
http://www.yxdown.com/SoftList/Catalog_373_SoftTime_Desc_1.html
徽兵:徽招士兵,每次得到的士兵数目不得高于本城人口的5%,且每月每城只能徽招一次。
训练:刚刚徽招到的士兵,训练、士气都不高,需要训练后方可上阵。训练可选择月份和将领数,时间越长、 将领越多、能力越强,训练效果越好,但训练度达到100后再训练无效,剩下的士气只能通过战争提升。
制造:制造各种战争工具,有弩、强弩、连弩、攻城车、投石车5种,越往后的工具需要的技术值越高,花费的 时间和金钱也越多,当然也就越好用。
侦察:派出细作侦察城市情报,按照州域范围侦察,因此每次可以得到多个城市情报。细作武将能力越强,侦 察时间越长资料越详细。不要让太劣的人搞侦察,半天得不出有用的情报,贻误军机,能活活气死你。
2、人事:
搜索:在全国范围内寻访人才、搜索宝物,也是按州域范围进行,搜索时间随机,一般是4-8个月。武将多的话 ,派出一批人去搜索,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录用:录用本城俘虏或在野人才以及临城敌将。在野人才要及时录用,不要让他跑到其他城市去。某些俘虏和 人才一开始可能不会加入,只要让能力高的武将多录用几次,尤其是君主"三顾茅庐",一定可以得到 。不推荐录用敌国将领,除非是忠诚很低的大将或者初期自己势力太弱不得不挖几个墙角,原因后述。
赏赐:赏赐将领金或宝物,一次最多赏赐10人,每人最多100金。宝物只能一个一个赏,如果君主有好宝物建议 赶紧赏给得力部下,一来可以让他更加尽忠于你,二来可以增强将领实力,宝刀配英雄才能最大限度发 挥作用。
施舍:向人民施舍军粮,每次最多1000,以增加民忠,不然暴动起来不是闹着玩的。让魅力高的人施舍效果好 ,魅力太低的人就不要让他浪费粮食了。民忠高的话有可能会有志愿军加入你,白得一些士兵。
3、内政:
这一版《三国志》最大的特色就是内政,搞内政不占用武将的行动力,而且是自动进行,让人省了不少心。
内政共有开发(影响到7月军粮收入)、治水(降低水灾发生率和受灾后的损失)、商业(影响1月金收入)、技术(关系战争工具的生产,数值越高能生产的战争工具越多,每次生产需要的时间和金钱越少)4项,每项可派1-2人进行工作,再发给一定的资金,就可以长时间不用操心,静等着各项数值每月上涨好了。一般让政治力最高的8名将领担当内政,每项分派1000左右的资金,就半年内不需要再照看了。
4、商人:
买米/卖米:金和军粮互换,"实在不行了"才用得上的指令。反正JS总是要赚你的,而且非常黑,但是有时金 充裕而军粮严重不足发不出军饷了也不得不伸着脖子挨宰了。
武器:购买各种战争工具,只有开发出的才能购买。有时用的急了也只好买,不过一般还是自己制造比较合算 。
军马:购买军马,装备骑兵。军马只能靠买的,可惜不能自己养马。 5、谋略:
埋伏:将自己的将领埋伏到敌城,等到要攻打该城市时使用"反叛"计让他临阵倒戈,彼销此长,扭转战局。
反间:对敌方忠诚度低的将领使用,效果同"埋伏"。这就是笔者不推荐录用敌将的理由--先反间,然后在 战场上"反叛"过来,比录用多得数千士兵,还能在战场上出其不意地削弱敌军,一石二鸟,何乐不为 ?
煽动:煽动敌城太守带城投降,整个城市都会投降过来,但成功率极低。反正笔者是从不用这项谋略的,天上 掉馅饼的事,太难了。
造谣:在敌城散布流言,减低敌方武将忠诚度或民忠。 火攻:在敌城放火,烧毁敌城粮仓和武器库。这和"造谣"都是比较常用的削弱敌人的谋略,不过到了后期火 攻的作用就不太大了,面对敌城动辄上百的防御和数十万的军粮,烧毁那么几点,实在没什么用处。
间谍:(PS:实在不好意思,我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麻烦各位编辑帮忙试一下吧,不过实在是没什么用处 ,因为就连电脑也几乎不用,我从不用也不影响通关)
6、外交:
同盟:与其他势力同盟1-5年,同盟期间如果攻击盟友则部下忠诚度大降,同盟中可互相援助和共同攻击第三方 势力。
共同:与盟国共同攻击第三方势力,以众敌寡,安得不胜?
进贡:向某一势力进贡,降低敌对度。如果想与某势力同盟而敌对度又太高时可以采用;周围有强敌而一时应 付不开时也可作权益之计,让敌军暂时不容易进攻,等到腾出手来后再连本带利夺回来。
劝降:劝说敌方势力投降,除非是穷途末路了,不然有谁会把江山拱手送人?
毁约:撕毁与同盟国的同盟约定,相对地部下忠诚度下降地少些,不过…早知如此,当初何必结盟呢?
俘虏:请求敌方放回俘虏的我方将领,当然少不了"银弹"伺候,不过已经投靠敌方的将领是不会回头了。
邀请:邀请少数民族领主攻击处于边境附近的敌方城市,如羌族可攻击西凉一带的城市,山岳族会攻击吴地的 城市…一般能给该城市造成一定破坏,但是破坏程度随机,而且要花费不少贿赂的资金,后期钱粮富足 又无事可做时可以一试。
7、君主:
委任:将本方城市设为委任,由太守控制管理。后期城市太多管理费劲时可将后方城市委任成生产模式,以保 证前方军需。
任命:将武将任命为军师、侍中、将军、太守、谏官等身份,其中军师、侍中为智力、政治高者担当,将军为 统率、武力高者担当,这三者任命后将领忠诚度会上升,而且军师和侍中会对君主的行为作出谏言,军 师负责战略,侍中负责政略,智力或政治越高者预测的越准,一定要及时任命;太守最好任命忠诚度高 、统率、武力、智力都比较强的将军担当,不容易被人劝降,而且敌兵来袭时也可独当一面;谏官是指 有多个军师或侍中时由谁进谏,当然是能力值高的了。
处置:共分免职(解除军师、侍中、将军的职务)、解雇(放弃该武将)、没收(将授予武将的宝物没收)3项 ,全部都会大幅降低将领忠诚度,被解雇的武将下次就很难再被录用了,慎用。
流浪:下野流浪,大部分忠诚度高的将领会跟随你。但是《三国志》(GBA)是以统一作为最终结局的,如果 放弃大好河山作个流浪军,是不是也太…
本国:选择控制本国首都。
领地:选择控制领地其他城市。
8、情报:
武将:查看本国武将和已经得到情报的他国城市的武将。
城市:查看本国城市和已经得到情报的他国城市。
事件:共有蝗灾、瘟疫、洪水、台风、丰收、歉收等。
9、助言:
访问:访问本城的贤人,游戏中有左慈、于吉、司马徽等多名贤人四处流浪,当他们流浪至你的城市时可派将 领访问他们,可以得到情报、学会特技等。每月每城最多只能访问一次贤人。
助言:由军师和侍中们进谏,不过都没什么太大的用处。
战争小记:
经过玩家的精心准备,国家已经兵精粮足,下面就该大举进攻,统一天下了。
战争共分野战和攻城战,一般来说,敌我兵力相当,敌人会采用迎击战术,触发野战,野战的优势是不会损坏城市,拒敌于千里之外;如果敌人兵力处于下风,则会固守城池,转入攻城战,攻城战可充分发挥守军实力,若战术得当可以以一敌三,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1、野战:
野战中以骑兵和连弩为最佳。骑兵攻击力最强,可以不停突击,若有3支以上的骑兵连续突击或者包围合击,可迅速消灭敌人部队,势如破竹;但骑兵的损耗也最大,每仗都是杀得七零八落,玉石俱焚。连弩是游戏中最强兵种,攻击力很强,攻击范围也比较大,移动速度虽然较慢,但一旦双方交火,5万连弩歼灭10万步兵也不在话下,因此应当尽早研发使用。
野战中应当迅速占领高处,猛砸"落石",辅以"火箭"、"混乱"、"内讧",可大获全胜。切忌与对方硬拼,消耗太多对统一是最不利的。
野战中的最佳战术有以下2种:
火烧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