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最近这个档到2020年的截图,可以看到城市税率较低,事实上这个档工业税最高时只调到了20%。
城区的住宅比例和商业比例差不多都是1:4到1:5.我觉得这个比例是有问题的。城区比例问题我在下一个档研究透了再分享。
关于销量和升级:由后几张图可以看到,在行政区基础设施全满的情况下,依然有无法升级的情况出现,
这说明销量与升级有必然联系。我估计是我商业区太多而住宅比例太少导致人口不足的原因。
人口比例:人口比例和投入的教育设施有必然关系,文法和高中提供精英和中产阶级,职业学校提供工人为主。而工人是第一次提升中密工业区的关键,所以切记不要乱跳科技,发展后期也应该适当拆除职业学校
关于城区密度与产业升级:城区密度主要与产业可达到的等级有关。也就是说,中密度城区的一级产业和低密度城区的一级产业是一样的。低密度城区的二级产业反而比中密度城区一级产业收入高。而产业升级需要销量收入和基础建设与升级所需要的工人。基础建设提高的是产业的产能/减少产业的销售需求。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基础建设情况下城区依然会发展如军工,如汽车产业等等产业。只是这些产业效能往往不好而不能升级。
产业的每次升级需要的精英和中产阶级比例都会提高,所以成功的工业化不会导致蓝条暴高。……事实上今天成功工业化的结果是蓝条爆红。
根据目前的实验结果,目测工业化圈半张地图的地应该是合适的。
以上的介绍是玩家总结分享的玩法介绍,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