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外传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春秋战国之交,牵涉到了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最核心的是墨子和公输班,以及鬼谷子。
将主人公设定为墨家弟子大有意味。墨家在东周时代是显学,随后日渐消亡,几乎湮没无闻,等到近代以来,墨学复兴成为一股潮流,获得梁启超胡适等人的力捧。
轩辕剑自从诞生以来,和平反战就被定为主题思想。墨家的兼爱非攻,议者往往以西方的博爱与和平主义比附之,备受称赞。机关术,或者说失传的古代高科技,成为设定的核心要素。墨子和鲁班都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顶级代表,枫之舞中淡化了两人过去的冲突,声称鲁班晚年被墨子感化了,成为好友。据说“墨子之徒为侠”,不做武侠但却做了武侠的祖宗,那滋味也是挺爽的。
鬼谷子在历史上是个非常神秘的人物,枫之舞将他与墨子处理成师兄弟的关系,这一点比较奇怪。毕竟学术思想差异明显,人们通常很少将这两者联系起来。可能是受了清代小说《鬼谷四友志》的影响,孙膑和庞涓的斗智,正是此书的重点情节。
选择以上三位奇人,代表了一种姿态。好比当代墨家的推崇者,往往喜欢攻击儒道一样。枫之舞中也出现了对“迂腐书生”的批判(洛阳客栈),多魔工作室中有段对话,辅子彻看到工作人员在画阿性(台湾性教育漫画),便说“非礼!怎么衣服穿那么少!……不过那是孔老头那一套。我是不会介意的。”孙膑导演的“三晋天师”一场戏,未尝没有嘲笑迷信的意思在。地下城更是有道士服仙丹变成骷髅的讽刺情节,更不必说抬出扁鹊来反对巫术治病。
不过在游戏层面上,轩辕剑的法术道具怪物等设定,都摆脱不了道教文化的氛围。原因在于RPG起源于欧美,游戏系统原本是为了“剑与魔法”而发明的,以中国文化而论,道教法术与其最接近。
儒释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枫之舞编剧却选择儒道以外的墨家,本身就反映了批判传统的意识。同时枫之舞将轩二故事的发生时间定在了太古时代,那时候不应该有大佛和舍利子的。本作还有天毒尊者这个神秘人物,心魔观念更是反映了佛教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