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迅网
作为任天堂旗下的知名角色,大金刚的风头早已不如当初,但对于这个IP而言,他背后的故事才是被让人难忘的

   就在前不久,任天堂正式宣布了重启旗下《大金刚》系列的消息,虽然最近几年我们已经很少能够听到关于这个日本经典IP的消息了。

   作为已经游戏行业当中的经典角色,《大金刚》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他不仅帮助任天堂打开了海外市场,让其在雅达利大崩溃当中横扫了游戏市场份额,同时他也是任天堂的另一段传说“最强法务部”的起点。虽然现在的大金刚在热度方面已经大不如前,但接着任天堂重启《大金刚》的时间点,我们导师也可以再回顾下这段故事。

   诞生于失败当中经典

   上世纪80年代正值雅达利辉煌的时间,街机和主机的崛起让全世界的游戏行业瞬间进入到了快速扩展的模式,而也正是在这个时间点,不少游戏公司也开始了转行,其中之一就是任天堂。

   任天堂的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最开始的任天堂就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日本小作坊式产业,主要制作日本传统的花札等娱乐产品,而后慢慢开始转变开发玩具等等,到了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任天堂已经开始逐步转向了制作电子游戏这一方面了,而主要方向则是街机制作这一方面。

   虽然任天堂算是从头起步的,但凭借着一批优秀人才,再加上任天堂在娱乐行业浸淫多年,他们在做游戏这一方面的确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包括《西部枪手》、《太空火鸟》和《地狱之火》等游戏让任天堂在游戏快速在游戏行业站稳脚跟,甚至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在这个时间段任天堂旗下的游戏却有着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游戏品类太过于同质化。

   这倒也不能怪任天堂,要知道由于当年《太空侵略者》的大火,让全世界的游戏都进入了一种思维禁锢的模式当中,所有人都在玩命做同品类的射击游戏,然后调整游戏设定和表现形式,长久下去玩家产生厌恶感也是必然的。

   而任天堂旗下的《雷达范围》也就是在这时候做出来的。

   对于这款游戏知道的玩家其实并不多,从类型上看《雷达范围》基本就是个改编版的《小蜜蜂》,虽然在内容上进行了一些创新,但换汤不换药的玩法让这款街机并没收到欢迎,尤其是在美国更是卖不出去几台。

   面对积压的库存,任天堂也非常头疼,在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任天堂方面决定将这批街机报废掉,把原来的游戏框架改一改,修改下美工啥的,看看能不能做点其他东西出来。而这个任务,最终交给了一个影响了任天堂历史的男人。

   他就是宫本茂。

   当年的宫本茂在任天堂根本就没有什么知名度,那时候的他还只是个美术设计师,之所以让他负责处理《雷达范围》,原因之一就是他是负责这款游戏的设计人员,多少有点自己给自己擦屁股的意思了。

   然后宫本茂就给任天堂的所有人开了个大眼儿……他根本没有按照常理的修改主板上的游戏,而是直接从头开发了一个新的……

   当时的宫本茂虽然没有多少游戏开发方面的经验,但架不住人家是个有想法的人,面对处理这批街机的任务,宫本茂突发奇想要不然我做个新游戏出来吧,他的想法就是脱离让游戏脱离现在的射击游戏的框架,改成一种有平台跳跃玩法的东西。

   他原本计划是设计一个建筑工地当做背景,让玩家躲避从上到下的木桶,然后到达关卡重点拯救被坏人抓走的女主角。而之所以有这么个想法,是因为宫本茂本来打算做个《大力水手》游戏的,但可惜的是他这个想法没成功,因为《大力水手》的版权没拿下来。

   而没有了版权后宫本茂就只能想办法改变游戏的内容了,最终他又从知名电影《金刚》当中获得了灵感,原来扮演反派的布鲁托变成了大金刚,被抓的奥利弗小姐变成了无名的女士lady,而原来扮演主角的大力水手博派,变成了一个带红帽子的人。

   顺便一提,这个主角在后来被美国分部的人起了个名字,叫马里奥……

   说起来《大金刚》虽然是游戏历史当中的一个经典之作,但在当年刚做出来的时候他的销量却并不怎么样,在当时的日本市场《大金刚》并没有收到多少欢迎,甚至一度被任天堂内部认为这游戏又是个失败之作,但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这游戏竟然在美国火了……

   在帝国大厦打飞机的大猩猩

   之前也提到了,任天堂其实在美国并不是没有市场,之前他们制作的几款游戏在美国也受到了不少欢迎,而他们做的《雷达范围》实际上也是一款计划面向美国的游戏,只不过卖不出去而已。

   而宫本茂制作的《大金刚》虽然在日本销量不怎么漂亮,但却意外的在美国受到了巨大的欢迎,短时间内便受到了大量玩家的喜爱,一下子成为了当下最受欢迎的作品,也正是因此宫本茂正式成为了一为知名游戏设计师,并开始开发《大金刚》系列的续作,顺便开发《大力水手》的游戏。

   对,因为《大金刚》的成功,让手握《大力水手》版权的公司看到了前景,并授权给任天堂开发相关游戏了……

   虽然不管从哪种角度看这件事儿都挺顺利的,但有句俗话说到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八成就要出意外了。在美国大火的《大金刚》其实并不是没有被人盯上,只不过盯上他的人没打算太早动手就是了。

   而这家公司,就是世界知名的环球公司。

   其实在80年代电影行业里面,对游戏行业进行投资是个非常正常的行为,环球的对手华纳兄弟就已经把钱塞到了世嘉和雅达利的裤子里,而环球自然也不会错过,但就跟索尼进游戏圈需要跟任天堂掐一架一样,华纳想要往游戏圈里伸手多少也需要一个机会,而任天堂的《大金刚》无疑是一个好机会。

   因为华纳手里面其实握有《金刚》的版权,当年华纳的打算,就是等任天堂站稳脚步,并且开始大规模倾销《大金刚》,投入成本后,就利用版权来威胁任天堂,接受环球的注资,从而让自己进入游戏行业。

   对于环球的打算任天堂自然是不知道的,毕竟谁能想到自己自己会平白无故的被美国最大的公司之一盯上啊……于是在这种前提下,任天堂按部就班的开始对大金刚的销售进行铺路,他们首先找到了一家名为coelco的公司进行合作,开始推动《大金刚》的游戏盘发售,而另一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宣发工作。

   就在所有的销售行为开始按部就班进行的时候,环球终于出手了。

   在当时环球先找到了coelco,并手续齐全的跟coelco表明自己有《金刚》的版权,你们卖《金刚》的游戏就是侵权,所以赶紧停手,不然就起诉你们。

   要知道coelco当时已经计划将大金刚与自己的主机捆绑销售,如果这时候放手自己前期投资就相当于打水漂了,于是无奈之下只得接受了环球的协议,就是coelco每卖出一张大金刚都需要给环球版税,而且后续合作也要优先与环球来。

   搞定了coelco之后环球便找上了任天堂的,手法基本上也是一样,环球上来就是以起诉做威胁,说你们是侵权,但我们也不是什么恶魔,只要你们接受我们的注资,那大家就是一家人,也就没有侵权这么一说了。

   但令环球没想到的是任天堂对于这种威胁根本不在意,因为当时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未授权金刚商标,任天堂本身并没有考虑关于金刚版权的事情,而另一方面则是任天堂也知道,自己这个游戏的确跟金刚没什么关系。

   但不管任天堂怎么想,也跟环球方面没有关系,在得到任天堂方面的反抗后,1982年,环球正式起诉任天堂侵权案。

   当时在这个案子上全世界都没有几个看好任天堂的,毕竟当年任天堂的最强法务部还没有打出自己的名头,而从体量来看任天堂跟环球之间的差距也太大了,再加上环球一直是拿诉讼案当自己营收手段的,孰胜孰负,大家自己心里都有数。

   可任天堂却没有直接躺平等死,他们选择了对抗,在很短的时间内,任天堂便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律师来担任这场官司的负责人,这位律师就是约翰·卡比,在当年的商业案子中,这位律师还是挺出名的,出名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善于接受麻烦的诉讼案,之前还负责过百事可乐的反垄断案子。

   面对这场官司,任天堂方面在应对上还是挺稳妥的,首先在于游戏玩法上《大金刚》和电影《金刚》基本没什么联系,这一点很好证实,而另一方面,大猩猩这个设计又不是什么环球垄断的,你总不能说世界上所有的大猩猩都是你家的吧?

   但任天堂这时候最麻烦的问题却没有解决,就是在于抄袭名字这件事儿上。

   实际上《金刚》这个名字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音译名,而名字的来源则是这部剧的英文名字《king kong》,其中的“king”比较好理解,就是“王”的意思,电影当中金刚被带回美国为了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便给他加上了king这个称号。

   而他名字当中的“kong”,也不是随便起的。

   “kong”是电影当中金刚的名字,在1933年版的电影当中曾经介绍过,当地的土著人管这只巨大无比的猩猩叫做“kong”,说白了这是个生造词,原本没有任何意义的。

   而《金刚》的最初的作者梅里安为什么会给猩猩取这么个名,根据本人的说法,就是他除了对超大号大猩猩感兴趣之外,还喜欢科莫多巨蜥,因为他觉得“K”这个字母开头的词儿都非常的强力,于是为了让这只大猩猩显得更加凶猛,所以就管他叫了“KONG”。

   而面对这个起名方式,任天堂那头儿可就头疼了,你说游戏玩法与电影雷同,角色设计跟电影相似其实都好办,用巧合当借口胡搅蛮缠说不定都是扯过去,毕竟文化作品嘛,多几个雷同怎么了,逼急眼了我还说致敬呢。

   但名字这个可是怎么着你也扯不开了,当初宫本茂之所以给自己的这个角色起名叫“KONG”就是因为kong在日本是超大号猩猩的一种俗称,而你猜这俗称怎么来的?

   被1962年的一部叫做《哥斯拉大战金刚》电影影响的……

   所以说如果环球真打算跟任天堂往死里整,任天堂有些东西还真没法解释……

   但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任天堂找寻这场官司的突破口时,他们高薪聘请的律师团队却发现了一个挺乌龙的事儿:就是环球这头儿好像也没有《金刚》的版权……

   关于《金刚》的版权实际上是一笔跨越了数十年的烂账,简单来讲就是金刚的原作者梅里安在创作《金刚》的时候是二战之前,在参加完二战后他失去了自己关于《金刚》版权的所有证明,经过一系列的维权,最终这位《金刚》的创作者只拿到了《金刚》小说的版权,而《金刚》电影版权的拥有者便被归属到了拍摄了第一部电影的RKO电影公司身上。

   而RKO作为当年好莱坞八大影视公司之一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后来便开始了不断对《金刚》版权进行授权的租借,其中北美市场他们全权交给了环球运营,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公司拿着《金刚》的版权。

   在1975年的时候,环球准备翻拍初代《金刚》电影的时候问题出现了,另一家意大利公司竟然从RKO手里拿到了《金刚》翻拍的权利,这样环球就没办法动手了,为了在电影外打垮对手,环球直接派出了自己的法务部,而在这个过程里环球钻了一个大空子。

   简单来说,环球发现虽然电影的版权是在RKO手里,但小说的版权却因为时间太久没续期,变成了谁都可以用的公有版权,所以环球打算拍的不是《金刚》初代电影的重制版,而是针对小说拍的电影,不侵权。

   不得不说环球当年钻空子的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但这件事儿却给任天堂了一个借口。于是环球就在法庭上看到了这么一幕:任天堂的律师拿出了自己前几年案子当案例,有理有据的跟法官说《金刚》的版权是公有的,不算侵权……

   任天堂法务部的不败传说 和新一代游戏帝国的崛起

   在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获得胜利后,任天堂旗下的《大金刚》已经正式所向睥睨,出色的游戏性和环球帮忙打出来的影响力,让《大金刚》成为了欧美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游戏,而也正是因此,《大金刚》在日本市场上也名声大噪,成为了任天堂旗下的招牌。

   经此一役,任天堂美国开始正式走上正轨,慢慢成为了任天堂游戏帝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后续游戏和主机的发布增加了影响力,更是在雅达利崩溃事件发生后,帮助任天堂横扫整个美国游戏市场,为任天堂成为世界级游戏帝国做下了铺垫。

   而除了商业上的成功外,任天堂法务部第一次步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个刚刚起步的,来自亚洲一个小岛上的小公司,竟然在与世界级的环球公司对战中获得胜利,这本身就是个富有传奇的故事,而从这个起点开始,任天堂法务部便写下了自己的传说。而担任主负责人的约翰·卡比,任天堂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还专门将旗下的一个游戏角色冠上了他的名字,这个角色就是《星之卡比》的主角。

   回顾以前的故事不难发现,《大金刚》虽然不是任天堂最成功的作品,但他的确是任天堂历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凭借着《大金刚》的成功任天堂真正打开了格局,并成为了真正的游戏圈大佬。

   虽然在之后,任天堂的《大金刚》作品逐渐失去了吸引力,能够值得称道的游戏也越来越少,但就现在看来任天堂依然没有忘记这位当年的悍将,这次重启《大金刚》虽然不知道究竟能否重铸当年的辉煌,但多少也算是重拾情怀了。

游迅网简介 | 版权申诉 | 内容导航 | 友情链接 | 游戏帮助 | 问题反馈 | 软件提交

CopyRight©2004年-YXdown.Com 游迅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编号:闽ICP备2024038631号-1